教师风采之“放下安逸,负重前行,醉心教学三十载”------王殿生
发布人:张锋  发布时间:2019-03-12   浏览次数:926


(王殿生老师与物理学专业学生进行茶话会  刘超卓老师摄影)

他用几十年的时间诠释了坚持的含义,用教学与科研成就体现了兴趣的重要性;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,他倾囊相授,孜孜不倦,培养出一届又一届优秀的毕业生;他和蔼可亲,无私奉献,让每一位学生都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;他,就是王殿生。

因为喜欢,所以坚持

回想起初中时代的学习生活,或许是缘分,或是命中注定,在科技并不发达的八九十年代,一次偶然的机会,让王殿生与物理结缘。与同学观看皮影戏,当他人欣赏皮影戏的有趣、享受欢乐时,王殿生想到了皮影戏后面的光学知识,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“从那之后,我便一直对物理有一种独特的感情,”王殿生回忆道。

在以优异成绩考上大学后,王殿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应用物理专业,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,“我把它看作是一种坚持,不仅是我所学的这门专业,更多的是我对于物理的执着;因为物理让我的生活变得充实,让我的生活丰富多彩。”

为人师亦似人父

“王老师放弃安逸,选择负重前行,目前同时指导接近20位本科生,王老师对学生的用心良苦,非亲身经历而不可知。感谢王老师的教诲和指导,更感谢老师的引导和关爱,让我学会做一个真正的‘大’学生。”现已保送北京大学核技术应用专业的刘杰同学如是说。

王殿生老师1988年留校至今,不忘初心,三十年如一日,指导学生学习,做实验,教生求真,学做好人,他在学生眼里不仅是恩师,铺路人,更像一位父亲,一位长者,用爱心引导学生慢慢成长。谈及教师这个职业,王殿生经常跟学生说到,能在大学中作为一名老师,教书育人,是一件非常幸运并且十分荣幸的事情;而且,对于大部分老师都有一颗年轻的心。“几十年来,每一天都在跟年轻人打交道,虽然有一些经典的实验项目不会改变,但做实验的学生在不断变化,每天都会遇到不一样的事情。”    

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,课程也在不断地发展革新,王殿生时刻关注物理专业的前沿,了解专业下一步的研究方向,不断学习、吸收新的知识和技术,为学生讲解哪些是研究热点,哪些是新技术结合需要解决的。“看到现在的学生能够快速吸收新的知识,让我感到了压力,也督促自己跟上时代的发展。”王殿生笑着说。王殿生老师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教育和指导着每一个学生,让学生成为有目标有方向的人,无论学业规划还是科研项目,他都一一悉心指导,即使对学习失去信心的困难学生他也绝不放弃。他因材施教,对症下药,学习成绩、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在他的指导下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。

授科学亦授精神

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,基于创新,成于实干。2019年春季学期,王殿生老师主动担当青年教师刘超卓的《理论力学》课程助教,几乎每次课堂他都参与,引导学生爱科学、用物理,他发表点睛讨论,启发学生思考,将课堂育人真正落到实处。多年来,在王殿生老师的带领、指导和关心下,一批青年教师走向关键岗位,在应用物理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上不断取得新成果。

面对那些认为大学物理实验在生活中并无实用的言语,王殿生用“无用之用,方为大用”这句出自庄子《人世间》的话语作为回答。“只有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,在每一次实践中积累,在不断地积累中创新,这样在未来遇到问题时才能游刃有余,波澜不惊。”

应用物理学15级学生马积喜说:“在王老师的指导下,会有一种无形的压力推动着我进步,让我不敢有一刻放松地度过自己的大学。”王殿生老师严于律己,无私奉献,他一直将“寓育于教,以情优教”作为自己的教学态度,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鼓励学生积极探索,不要安于现状;他教育学生脚踏实地,实干兴邦。王殿生老师常说:“你必须拼尽全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。做事情要集中精力一件一件攻克,这样才能提高效率、提高质量。”

他以身作则,在向学生传教科学的同时,也教给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坚持不懈的精神;他抓住一切可以教书育人的机会,哪怕开会上课时间再紧张,也会抽出课下、吃饭的时间来指导学生修改文章。在学生撰写论文期间,王殿生老师为了帮助学生早日取得成果,牺牲自己的假期,炎炎夏日仍然每天早早到办公室为学生修改文章,直至投稿完成。近年来,王殿生老师先后指导本科生发表论文24篇,其中SCI期刊收录1篇,中文核心11篇,科技核心5篇。

王殿生老师严于律己、无私奉献的生活与工作态度,激励了一批又一批学生追求梦想,实现自己的物理科学梦。

 

注:

王殿生:教授,硕士生导师,中国共产党党员。19887月毕业留校至今一直从事物理教学和科研工作。在教学工作中,为本科生和研究生主讲了《大学物理》、《普通物理》、《电磁场与电磁波》、《微波技术》、《电动力学》、《功能材料》、《大学物理实验》、《智能与检测技术综合实验》、《普通物理实验》等课程,主持和承担省级以上教学研究项目6项,获校级以上教学成果奖7项。主要科研方向有电磁理论及应用技术、油气渗流理论与应用和超导薄膜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等,先后参加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、省部级科研项目和其他科研项目10余项;获校级以上优秀科技成果奖7项,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。

(吴小璠  刘威整理)

教师风采系列:“会写诗”的高数老师——张丹青